嘉峪關

From WeWeWeb Wiki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Jiayuguanp2.jpg

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西端終點,絲綢之路必經地。嘉峪關始建於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距今614年,它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因關人設在嘉峪山西麓的岩岡處,由此取名嘉峪關。城關南枕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鎖紫如鑄銅的馬鬃山,南北之間有兩翼伸展的長城切斷東西走向的河西走廊,關內外又有眾多的城堡、烽燧傳遞信息,形成了易守難攻的軍事防禦體系,地勢險要,金湯可守,號稱「天下雄關」,名不虛傳。它與東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遙相對峙,互爭雄姿。這座城關為「河西第一隘口」,是古往今來的軍事要塞,作為古建築,它仍不失頗有價值的文化遺產。

Jiayuguanp3.jpg

嘉峪關的作用

嘉峪關有稱"天下雄關"、"邊陲鎖陰"。嘉峪關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造成最強的軍事防禦體系。而嘉峪關的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築。它有東西兩門,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墻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嘉峪關城墻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整個建設佈局精巧,氣勢雄渾,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是古時的防禦要塞。而現在嘉峪關也作旅遊景點之用。

歷史沿革

  嘉峪關的歷史沿革源遠流長,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遠在三千年至二千五百年間的西周時期,這裏是犬戎的居地;秦、漢時由月氏、烏孫和匈奴諸少數民族所盤據。西漢王朝為了聯合月氏、烏孫,以切斷匈奴的左翼勢力,武帝曾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從而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由河西走廊經中亞、西亞轉往歐洲,無意中促成了東、西文化的交流。   河西四郡一帶雖稱「走廊」,但很多地方,竟寬達一、二百里,不利防守,必須擇地建設關隘,才能有效抵禦外敵,屏障西陲。所以早在漢代,就在今石關峽口內,設有玉石障,依山憑險,加強防務;五代時又在黑山腳下,黑山湖左右的大道上建天門關,及在石關峽谷內建立石關,以控制這一帶東、西來往的要隘。可是自漢至宋,一直是「有關無城」,完全憑藉山險。及至明初,其時逃往漠北的元王室和若干部曲,改國號為韃靼,自立可汗,伺機入侵。明洪武五年,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略定河西後,即奉旨在此擇地建關設防。當其巡視至嘉峪關現址,見此地北依黑山,南憑祁連,西連戈璧沙漠,東是酒泉綠洲,兩山對峙,中為高崗,居高臨下,最利設防。於是便在崗上築土城一座,周圍二二○丈,高二丈許,有城無樓,就是現在內城的夯築部分,並在沿線百里範圍內建築墩台,深藏固閉,險峻天成,即以山命名為「嘉峪關」。弘治八年(公元一四九五年),巡撫許進出關遠臨哈密,吐魯番望風遁去,返回後指示當時的肅州兵備道李端澄主持增築羅城,並在門頂建樓;正德元年(公元一五○六年)八月,李氏按照上次所築關樓的樣式、規格,增築內城東、西的光化和柔遠兩座城樓,以及官廳、夷廠、倉庫、關帝廟等附屬建築。嘉靖十八年(公元一五三九年),尚書翟鑾視察河西防務,上書朝廷,以嘉峪關為河西第一隘口,必須加固關城及其邊牆,於是大興土木,由參政李涵監工,加固城垣,增修敵樓,添築關城南、北兩翼的長城和墩台,稱為「肅州西長城」。至此,一座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的古雄關,屹立在戈璧灘上。其後曾多次修葺,清代且經幾次大規模的修繕,左宗棠充陝、甘總督期間,手書「天下第一雄關」匾額,字大如斗,懸於關樓之上。並令軍隊從陝西長武經河西走廊直至新疆的南疆,長數千里,沿途廣植楊柳,被稱為「左公柳」,現關城東閘門外,仍遺留一顆,高大茂密,供時人瞻仰憑弔。

形勢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起點,雄踞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西部的嘉峪山麓。南枕終年積雪的祁連,北倚如鋼似鐵的黑山,西連蒼茫的戈璧灘,東接田連阡陌的綠洲。四周平沙,中間樓閣接天,飛檐凌空,氣魄雄偉。對內依山傍水,地形平坦,便於從肅州增援兵力,運補物資;對外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有利觀察敵情。是邊疆的要塞,中原的屏障。在萬里長城的雄關險隘中,保存最為完整,向有「河西咽喉」、「西陲鎖鑰」、「長城主宰」、「天下雄關」的美稱。   登上關樓,遙瞻大荒,終年積雪的祁連諸峰,猶如成群疾奔的白馬,與紅日相映,光彩奪目,氣象萬千;起伏蜿蜒的黑山,有似一匹緩步的駱駝,壯碩穩健,任重道遠;關西紫塞延袤萬里,遠山隱約,浮雲片片;關東戈璧新城,高樓林立,是一座鋼鐵的城市。天晴可見長城伸展的兩翼,似游龍浮動於戈璧瀚海,切斷東、西走向的河西走廊,奇特的塞上風雲,盡收眼底。使人不禁聯想起漢武雄風,班侯遠略,益增鐵馬金戈的古戰場氣氛。

佈局

  嘉峪關坐東向西,由內城、甕城、羅城、外城及壕塹等五部分組合,防線多道,布局嚴密,形成重城并守的態勢。關口在正西,牆體高厚,城頭樓閣重疊,四通八達,碉堡林立,璧壘森嚴,垛口密集,南、北兩端箭樓高聳,飛檐凌空。西門外約百公尺的古驛道旁,豎立一座清代嘉慶年間的石碑,高達三公尺,寬約一公尺,坐南向北,上面鐫「天下雄關」四個蒼勁挺拔的大字,睥睨八方,顧盼自雄,大有不可一世的氣概。

壕塹

  關城面西,由外城、羅城、內城等構成重關並守氣勢。在外城四圍,環繞一道深闊的壕塹,也稱護城河,長約三百公尺,寬、深各約二公尺。正西壕外,利用地形建約高一公尺的小土阜,用砂礫堆成,狀如月牙,被稱為月牙城。在其附近,早年還設置有六角梅花坑的陷阱遺跡,俗稱「絆馬索」,坑內埋有生鐵鑄成多角形的蒺藜。當敵人夜間偷襲時,稍有疏失,極可能陷於坑內,人馬自相踐踏,是保護關城的第一道防線。

外城

  關城的東、西、北三面,有黃土夯築的圍牆,周長三五○公尺,高約四公尺,西端與羅城相接,南、北端連肅州西長城。城南並排建有兩座墩台,殘高九公尺,可登臨遠望,查察敵情。西牆中段,因西甕城的緣故,而向外凸出,牆體正中城台下,闢有正門,門洞兩側用石條砌基,上建樓閣,題有「維屏西極」,可見建關當時,重點在防禦來自天山以西的少數民族入侵。外城與羅城間,自然形成一寬闊的廣場,據說廣場內,早年還建有街道、驛站、店鋪、飯館、車馬站和廟宇等,熙來攘往,十分熱鬧,現僅存文昌閣、關帝廟和戲台。   文昌閣-文昌閣又稱文昌殿,始建於明代;清道光二年(公元一八二二年),嘉峪關游擊張懷輔,巡檢郭恒利,共同規劃重建。佔地約百餘平方公尺,兩層雙檐歇山頂式。上層紅漆木柱,花格門窗,頂繪彩畫;屋脊上有六條蟠龍瓦,三九個陶塑小獅子,精緻曲麗。底層迴廊環繞,架有木梯,可資攀登。閣上書「文昌殿」金字,並懸「斯文主宰」匾額。   關帝廟-關帝廟與文昌閣比鄰,坐北向南,佔地約七二○平方公尺,始建於明代,清時多次修繕。廟內塑有關公、關平、周蒼等神像,壁上彩繪三國故事圖,均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一九九八年始按照文物修復原則重建。門口彩繪牌樓和頂蓋的綠色琉璃瓦,相互輝映,十分美觀。 戲台-戲台正對關帝廟,坐南朝北,同樣始建於明代,清時重修。台內兩側繪有彩畫,台外正面磚砌屏風上,豎刻一幅楹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頗具深意。

羅城

Jiayuguanp1.jpg

  羅城在內城的外圍,東、南、北三面,用黃土夯築,一條弧形的城牆,首尾相連,是迎敵的第三道防線。明弘治七年(公元一四九四年)增築,嘉靖十八年(公元一五三九年),又將城牆用磚包砌,益臻鞏固。平面略呈向東張開的梯形,長約二百公尺,厚二十公尺,高度與關城相等。正門面西,南、北城頭築有一道近似凸形的城牆,長約二○○公尺,中間開門,門楣刻清乾隆帝御筆手書「嘉峪關」三個大字,成為關城的正門。門頂的平台上,原有明弘治八年(公元一四九五年)兵備道李端澄監修的閣樓一座,清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白彥處西逃被毀。陝、甘總督左宗棠大力予以整修,恢復當年雄姿,並親題「天下第一雄關」六個斗大的字,刻成匾額,懸於閣樓之上。後又毀於兵燹,經當地政府於一九八七年又予重建成一座三層三檐滴水式樓閣,與內城的柔遠樓和光化樓同規格、同式樣,莊重大方,光彩奪目。城頭有密集的垛口,垛中間有瞭望孔、燈槽,每個燈槽下有一個斜坡式的射擊孔。南、北兩端,各建一箭樓,與南、北兩面的長城相連,為當時的警戒哨所。西羅城與內城,形成一道並肩的重城,有天橋相連。

甕城

  內城的東、西兩門外,都有甕城回護,均略呈正方形,黃土夯築,面積各五百餘平方公尺,高度與內城相等,建築形式也相若,使與內城迂迴聯接,渾然一體。門洞為拱券式,砌券、鋪底都是長方形條石,門洞內安鐵皮大門。東、西甕城上各有小型別致的閣樓一座,樓前有紅漆明柱通廊。東甕城門額刻「朝宗」二字,「春見曰朝,夏見曰宗」。意指西域諸侯或地方官員,從西面來,去朝見皇帝或明宗室,有認祖歸宗的含義。西甕城門楣刻「會極」二字,「會」是相會親善之意;「極」即極邊,指西極,也就是西域。意為從西域來的諸侯、官宦、商旅,親善友好地在此相會。甕城與西羅城間,原有獨木天橋相連,便於調兵遣將。  若來犯之敵攻上羅城,守軍可從南、北夾道退入甕城,然後拆掉天橋,再與敵周旋。現因棄置不用已久,已予撤廢。

內城

Jiayuguanp4.jpg

  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心臟部位,當時的軍事指揮機構游擊將軍府、巡檢衙門、嘉峪公館、兵營、倉庫、夷廠、輜重物資、軍需給養等,皆在此一略呈正方型的範圍中。環城周長六三○公尺,東城牆長一五六公尺,西城牆長一五四公尺,南、北城牆各長一六 ○公尺,牆體高九公尺,加上磚砌垛牆高一‧五公尺,總高一○‧七公尺。底層厚六‧六公尺,上寬約二公尺,面積二‧五萬平方公尺。漫道鋪以青磚,四周城牆靠外側砌有垛牆,內側設宇牆。每個垛牆均遍布密集的瞭望孔,瞭望孔下特闢燈槽,供夜間值勤士兵放置燈火。燈槽下有斜坡式炮位和箭孔,以便向來犯的外敵射擊,設施與羅城大體相似。   城闢東、西兩門,均有高大的磚砌拱券門洞,深二○公尺,寬逾四公尺。門洞基礎和地面均用長方形條石襯砌,安雙肩鐵皮包釘大門。東門額上高題「光化」,取旭日東升,光華普照,隱寓皇恩浩蕩;西門額上高題「柔遠」,意含對關外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以安定邊陲。東、西兩門內的北側,均建有磚鋪斜坡馬道,可直達城頂。在「光化門」和「柔遠門」頂的方形平台上,各自聳立一座高達十七公尺,東、西兩相對峙的三層三檐三滴水的樓閣,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周圍紅漆明柱迴廊。第一層是磚木結構,東、西兩面開門,門內安裝帶扶手的木樓梯,緣梯可登二、三層樓;二、三層樓均是純木結構,四周木格壁窗,樓頂為歇山式,脊上裝獸形瓦、蟠龍、獅子等,綠色琉璃瓦蓋頂。飛閣凌空,煞是壯觀。東、西二門外,均有甕城回護,居中各有通廊式敵樓一座,四面均設有方形角樓,形如碉堡。整個樓閣,雕梁畫棟,五彩繽紛,巍然屹立,氣勢雄壯。   嘉峪關內城不但宏偉、堅固,城內的附屬建築,據說也很有氣魄,現僅存游擊將軍府與將井,另有燕鳴石和一塊磚勝蹟:

  游擊將軍府:游擊將軍府,也稱游擊署,或稱游擊衙門,坐北朝南,座落在內城東側,始建於明隆慶二年(公元一五六八年)。當時的總督王崇古,認為嘉峪關三面臨戍,勢若孤懸,宜設守防禦,乃派駐守備或游擊將軍,並在關上長駐官兵千餘人。自此以後,從明到清,歷任軍事首領,均駐守於此。現留的建築,為前、後兩進的歇山式平房,前院有耳房、官廳、東、西廂房,後院是居住的上房和陪房,古樸實用。 官井:官井在內城中心略偏西北方向,是當年建關時開鑿,井上裝有木製轆轤,供駐守官兵及軍馬汲飲,並建有木製彩繪井亭一座。今亭倒井涸,已無觀賞價值。   燕鳴石:在內城東、西兩門北側,城台與城牆拐角處,放置一塊青石,稱為「燕鳴石」。即以石塊向其敲擊,能發出一種「唧唧啾啾」之聲,有似歸巢的燕子,竊竊私語。遊人相繼試擊,果然不虛,遂被定名為「擊石燕鳴」,已成肅州八景之一。其實是由於這座關城,布局精微,結構嚴密,牆體高大,加上局促在拐角處,自然會造成回音,並無特別奇妙之處。

  一塊磚:登上「柔遠樓」,可以看到西甕城「會極」門樓的後檐台上,平放著一塊城磚。傳說在建關時,有一工頭名「葉開占」,技追魯班,除了設計出造型美觀、結構堅固的圖案外,還精算出各種用料的數量。當時負責督工的官員,故意多加一塊磚,經過數百個晝夜的辛勤趕工,終於大功告成,結果恰好剩下一塊磚,工匠們商量後,就安放現在的位置,成為「定城磚」。其實嘉峪關是分階段陸續建成的,所以這一傳說不攻自破,至於是誰想出了這一點子,就更沒有深究的價值了。   嘉峪關建成後,基本上並沒有發生民族間的激烈戰爭。明正德十一年(公元一五一六),吐魯蕃軍隊侵入嘉峪關,圍攻肅州,大掠而去。嘉靖三年(公元一五二四年),再侵入嘉峪關,不久被明軍擊退。此後吐魯蕃貴族還屢寇邊境,明廷不勝其擾,決定放棄關外土地,閉關絕貢。清末至民國以後,隨著新疆境內的平穩安定,嘉峪關遂失去固有的國內民族戰爭防禦工程體系的作用,功能逐漸削弱,守兵亦日益減少。今天雄偉的建築,只是頗具價值的文化遺產,供中外遊人參觀覽勝而已!登臨城頭,指點江山,談論今古,難免感慨係之,曾賦七律一章:

 關城築向塞垣西 白草黃沙沒馬蹄
 南枕祁連山積雪 東連阡陌綠成畦
 胡天萬里歸華夏 邊地頻年罷鼓鼙
 柔遠樓頭翹首望 左公柳可達伊犁

  嘉峪關除了險固的城堡,外圍還有林立的烽燧,墩台,關前有雙井子堡,西關坊,月牙城,作為犄角。東、西、北三面,還有逶迤的長城:東面起於城堡,迄於酒泉,長約三○華里;西面沿黑山上延,至半山腰止,同樣長約三○華里;北面自第一墩始,終於新城堡,長約七○華里。彼此呼應,構成完整的防禦體,足以雄鎮西陲,為長城連鎖防線的重要據點。